這幾年,永城掀起一股吃銅罐飯的熱潮,燒法是用本地人打制的銅罐,把大米和水按比例放在銅罐里用炭火慢慢燒煮。如今的人吃銅罐飯更多是玩味,而在三四十年前,永康打銅、打镴、打鐵的手藝工匠燒銅罐飯吃,更多的是“討生計”需要。
有這樣一件銅罐傳家寶,跟著主人走南闖北千萬個日夜,今日煥發新的生命力,衍生出了許多新產品。
這件“傳家寶”舊銅罐應該有40歲了,罐身透著一層青綠色,凹凸不平的面上顯得些許滄桑。它明顯比現在人用的銅罐體積小,還多了一個手柄。
“來啦?!庇浾哒嗽斨@只銅罐,它的主人浙江神雕公司董事長程育全腳步匆匆,帶著一臉憨厚誠摯的笑容,邊說邊走了過來。
說起這只銅罐,程育全滿懷深情。15歲起,他就挑著銅壺擔帶著這只銅罐到江西、福建一帶“討生計”。一根扁擔,前頭是打镴補銅壺的風箱,后頭是兩層的箬籠。銅罐和瓦爐都放在箬籠里面,以便隨時可以生火煮飯。
程育全說,手藝人用的銅罐都有個手柄,這樣的設計方便將銅罐側面放倒,與火親密接觸,每隔半分鐘到一分鐘轉動一次,使各個面受熱均勻。等到銅罐幾乎沒有熱氣躥出,就撤掉明火,留著炭火慢慢燜。炭火燒盡,再燜個十幾分鐘,待到銅罐飯稍有一層薄薄的淡黃色鍋巴,就可以出鍋了。
打開銅罐蓋,香味撲鼻而來,吃飽了飯,才有勁干活。程育全說,那時打得最多、修得最多的也是銅罐,正所謂“打銅修鎖謀生忙”。銅罐是當時人們最方便的煮器之一。
“叮當!叮當!”時隔30余年,程育全拿起“家伙”打起銅罐來還是有模有樣。他說:“這可是銘記一輩子的手藝,忘不了?!?/strong>程育全因這一身的手藝,走街串巷,養家糊口,一直到他24歲。
1983年,父親想著程育全常年在外太辛苦,合計著辦起了一個家庭泥雕廠,即現在的浙江神雕公司前身。
此后,銅制品在程氏父子的手中得到了升華,從日常用品衍生到雄偉的銅質建筑,再到寓意美好的銅飾擺件,但銅藝的基本技法錘、鏨刻、嵌、磋磨等卻沒有丟。用程育全的話說,還是用當初打銅罐的方法,由一塊塊銅板成型為各式各樣的大千萬物。
期間,程育全為江西革命老區井岡山貢獻了《朱毛會師》銅像;為2008年奧運會制作景觀雕塑巡展作品;為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制作《福羊羊》群雕;為福建三平祖師文化園設計、制作、安裝殿內的銅裝飾。
近年來,各行各業都在突破常規,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,特別是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提出,讓老手藝獲得了新生命,這其中包括銅藝。
因著茶道盛行,茶器風靡,許多人都以斥資數萬元購買一把日本銅壺為樂事?!拔液懿焕斫膺@種行為,中國有那么好的銅藝,居然就做不好一把銅壺?”程育全按照自己的設計制作起銅壺。
做泥模、熔銅塊、壓銅片、剪銅片、打銅件、焊銅件……捶揲成型一把銅壺,需要經過這37道工序。每件產品從設計到成型,需要一年半載光陰,為了豐富銅壺造型,程育全除了用手工鍛打出痕跡外,還用鏨刻、鑲嵌等技法裝飾壺身。
最終,一把集大成的“山水方壺”上市,還獲得浙江省第十四屆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,問世以來就顛覆了人們對傳統銅壺的印象,而它強大的使用功能,更助其成了“銅雕壺藝”的銷量冠軍。
程育全研創的銅壺,價格很親民,每把在一兩千元。他說,銅藝的傳承必須在生活中進行,銅器只有與生活交融才能不斷地被注入靈魂。
“如今,我更多地用銅藝作品實現日常生活的審美化,讓人們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同時,享受傳統文化的愉悅?!背逃f,以銅罐為中心,延伸出的系列生活銅器,讓程育全大師的銅藝看上去不再那么神秘高大莊嚴,這種創作更接地氣。
“不管怎么變,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不會變?!?/strong>程育全說,一錘一錘敲打出來的作品有他的手溫、他的心血,也就有了生命力。也正是這份匠心和初心,讓程育全趕上了國家重視技能人才的春風。如今,他成了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、浙江省技能大師、中國傳統工藝大師、高級工藝美術師。這份堅持和堅守更讓他的多個作品屢屢獲得國內外大獎。
上世紀90年代,永康傳統的五金制造業幾乎被機器化所替代,純手工技藝漸漸失傳。“我是‘永康的兒子’,應該自覺承擔起傳承的責任?!?/strong>程育全說,他希望培養更多新人把銅藝傳承下去。2006年,國內首家民間獨資銅文化博物館——中國神雕銅文化博物館開門了。
走進博物館,入口處擺放著的就是那只舊銅罐,再是仿真古青銅器皿、佛像雕塑、城市雕塑等精品力作完美呈現,近500件館藏展品,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,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。從后母戊大方鼎到現代銅藝,從玄奘法師銅像到“鳳凰情”,遠古文明與現代工藝交相輝映,融為一體,拂去歷史的塵埃,博大精深的中華銅文化,已然濃縮在這2500平方米的博物館里。
銅文化博物館每年接待上萬的參觀者,其中大部分是小朋友。程育全說,企業家應多傳播優秀民族文化,讓年輕一代更多了解我們的傳統技藝。一有時間,他會親自教小朋友制作簡單的銅藝制品,比如銅書簽。每每看著小朋友有模有樣地學著打銅,程育全總會滿意地笑了。
中國神雕銅文化博物館現為浙江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、金華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。藝術,源自對生活的熱愛;成就,源于對事業的執著。程育全說,他將繼續前行,做好傳承和創新,把銅文化發揚光大,以實際行動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。
來源:永康日報
點擊下方【閱讀原文】